作者: 蘇成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11-11 10:05
中國菏澤網消息 (通訊員 謝新華 蔣晨曦 記者 蘇成華)初冬時節,巨野縣金山文旅小鎮各個景點仍然游人如織。巨野縣文化和旅游局一份統計數據顯示:今年國慶、中秋“雙節”期間,巨野縣金山文旅小鎮共接待游客9.7萬人次,其中白虎山景區7.1萬人次、映像金山景區2.6萬人次。
隨著投資6億元的映像金山旅游度假區、投資5.2億元的白虎山田園綜合體、投資4.8億元的鳳凰山礦石公園等一個又一個文旅項目相繼落地、建設、建成,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——巨野縣金山文旅小鎮,正在廢舊礦坑上重塑綠水青山續寫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藍天白云之下,500畝水面的白虎山天池溫潤如玉,夾在兩岸懸崖峭壁之間。碧水四周,石巖絕壁,風格奇峻,與靜美綠水相襯托,如同仙境;映像金山、水上樂園,則是另一番景象:天然形成的青龍潭,2000畝潭水碧波蕩漾。一股股帶著水的潮濕和涼爽的風從游船窗子中吹進來,沁人心脾;走進前王莊“石頭寨”,漫步在青石砌墻、灰瓦覆頂的古村中,欣賞著明清時期建筑風格的傳統民居群,瞬間讓人心靜如水,覺得時光在這里仿佛定格……
曾幾何時,粗放掠奪式開采讓核桃園鎮金山周邊十幾個山頭“傷痕累累”,山體被挖至幾十米以下,爆炸留下的山體裂縫隨處可見。
2015年,巨野縣委、縣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氣魄,開始封山禁采,關停了所有礦山。面對滿目瘡痍的十幾個礦坑,如何實現生態修復,重塑綠水青山,是當地黨委政府的待解之題。
一個金山文旅小鎮總規劃迅速“出爐”。金山文旅小鎮立足于改善生態環境,推進鄉村振興,項目總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,核心建設區3.5平方公里,履蓋20個行政村,總投資32億元。2018年,該項目獲批山東省第二批服務業特色小鎮,2019年被確定為省重點項目,2020年被評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。以金山文旅特色小鎮為抓手,按照“生態修復+IP文化+特色項目+突破創新=廢墟崛起”的規劃理念,以生態修復為宗旨,借助現有的自然資源,合理開發特色旅游,使廢墟重生,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。
巨野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程鳳鳴告訴記者:“通過數次和外地客商接洽,最先落地的是映像金山生態旅游項目。這個項目是金山地質公園四個特色區域之一,由山東景卉旅游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6億元建設,當年就被列為菏澤市重點項目。這個項目分為漢文化園、青龍湖水上游樂園、明清古建筑園等五大園區,建成后年客流量可達到50萬人以上,年創收2000萬元,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。”
金山文旅小鎮蘊藏的商機吸引八方客商。緊接著,由菏澤綠翡翠農業有限公司投資5.2億元的白虎山田園綜合體項目應聲落地,該項目以國家級傳統古村落石頭寨為核心,包括大型動物園區、大棚種植觀賞、果樹草藥種植等八大部分,打造集生態農業、文化旅游、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區。占地面積300余畝的白虎山動物園在廢舊山體上很快建成。園內飼養展出各類稀有珍貴野生動物70余種590多只(頭),是一所集動物飼養、觀賞、科普、娛樂、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動物園。總投資2.2億元的漢代城項目已拔地而起。項目占地面積820畝,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。這個項目以金山漢文化為依托,建筑風格體現漢代風貌,傾力打造集居住、旅游、休閑、度假、娛樂、購物為一體的漢式古鎮。
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前王莊,碧綠的白虎山天池,虎嘯猿啼的白虎山動物園,盡顯大漢風情的漢街,碧水粼粼的青龍湖水上樂園等等,一個個建在廢舊礦山、礦坑上的旅游項目正成為金山文旅特色小鎮游一個又一個支撐。
一個綠水青山的文旅小鎮正在唱響“春天的故事”。